一、部门概况
(一)主要职能。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秉承“博学、求是、明德”的校训,服务国家和社会,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
(二)2017年度部门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的颁布实施,使学校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和阶段性要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将高校新一轮发展置身国际舞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坐标必然是国际坐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必定是世界标准、国家需求,这就给我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学校必须在更高、更广层面提质增效,不断向高端迈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因此,面对“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学校必须要明确新要求、提出新思路、落实新举措。明确新要求,就是要明大势,就是要自觉站在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大格局下去认真思考和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就是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并以此带动学校各项工作高水平、可持续的开展。提出新思路,就是要抓重点,就是要以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和第五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引领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事业发展新跨越。落实新举措,就是要善作为,就是要找准学校自身发展战略与“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的契合点,聚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队伍建设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农业工程学科率先跻身“双一流”行列,尤其是要在“谋”上动脑筋,在“争”上求主动,在“实”上出真招,努力用我校的创新实践和建设实效加快推进学校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
为此,2017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紧紧瞄准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自强厚德,实干求真”江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队伍建设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以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突破,谱写“两聚一高”江大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7年学校事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院士、国家教学名师等领军人才实现突破,确保进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第一方阵和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确保5个受理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新增3个认证受理专业。推进6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确保通过中期考核。建成MOOC课程3~5 门、SPOC等在线开放课程10余门。培育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3~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6~8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3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2名。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1~2项。CET-6通过率50%以上,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率稳定在92%以上。省大学生运动会确保再捧“省长杯”。
──科研总经费7~7.5亿元,其中纵向经费2.5亿元左右。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0项以上,其中国家杰青、优青2~3项。获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15~20项,其中主持承担单位5项以上。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0项以上。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 项、省部级(含行业)科技成果一等奖8~10项。申请发明专利1300~1400 件、国际PCT专利60~70件,授权发明专利900件以上,境外发达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件以上。转化专利成果100项以上。SCI检索论文1500篇以上,发表SSCI和人文社科指定权威期刊10~15篇,CSSCI检索论文250篇以上,出版专著75~80部,高影响因子及高被引论文数量明显增加。
──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ESI排名稳步前移。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所有参评学科都争先进位。6个省优势学科二期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医学、理学、经济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突破。博士后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与基地建设继续保持省内领先水平。
──入选“国字头”人才4~6人。获批省双创团队1~2个、江苏特聘教授4~5人、省双创人才和双创博士8~10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0人左右。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60人左右,其中50%以上具有海外经历。
──新增海外友好高校6~8 所(其中世界前200名高校1~2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3项。力争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实现突破。招收来华留学生800人,其中学历生50%以上。新增省级英文授课精品课程4门。出版留学生教材30~50部。新建孔子学院1个、孔子课堂2个。获批教育援外资质。
──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省级以上新闻报道400篇以上,其中头版30 篇、大报大台深度报道80篇。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2017年全校要在“十三五”开门红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1.全力推进“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
“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可以讲是一场与强的比、向高的攀、跟快的赛、同勇的争的办学实力水平的比拼。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谋划,研究制定“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制定相关政策举措。适时召开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对全面推进“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部署和安排。全校各条线、各部门、各学院、各学科都要破除本位主义,树立全局意识,自觉为“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确保学校进入江苏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序列,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学校在相关国际排行榜上的排名,要通过学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USNews上排名不断前移,QS上榜上有名,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办学声誉。
2.提升本科培养质量要有更大进展
要进一步突出“学”为中心和“教”为主体两个内核,紧紧抓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两个重点,大力推进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改革,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在实施201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今年发布的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与时俱进地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持续优化,确保培养方案始终开出三分之一的新课程。要根据持续改进的要求,高质量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任务。按照OBE的理念,精心组织开展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和省师范类专业的专业认证工作,尤其要加快建好临床医学技能训练中心,切实破解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瓶颈难题。要大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加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等教学“国字头”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在大力引进“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等优质资源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在线课程学分认定,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要通过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完善青年教师助理教学制,加强可视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提升“五制并举”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网络化功能等,进一步促进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要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名师讲堂以及“教师在线学习中心”网络平台培训功能,切实加强教学拔尖人才培养以及青年教师工程能力的提升。要不断完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大学生创新训练的支持力度,探索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结合专业认证,切实加大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对评审出的6个“红牌专业”实行暂停招生,对9个“黄牌专业”进行预警并调减招生计划,同时要认真做好材料科学与工程新专业的申报工作,要通过做好专业设置的“加法”和“减法”,逐步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相适应的本科专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招生制度改革和招生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生源质量。要持续做好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不断完善学情评价和专业教学满意度年度报告,为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有更大进展
要切实强化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重点要聚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全方位协同创新、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要面向国家需求,精心组织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申报,尤其是杰青、优青以及重点项目主持等要有新突破。同时,要聚焦标志性成果,进一步落实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成果培育的校内联动机制,切实强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的凝练,确保学校国家级奖项可持续。深化全方位协同创新方面,要大力完善校内协同、校际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军民融合协同以及国际合作协同的科研协同创新体系,重点要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势学科、重大研究项目以及国家、省人才工程等,积极探索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重大项目牵引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率先在优势学科组建大团队,着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特色研究方向和能够参与深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创新团队。要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国家需求,大力加强农业工程学科的协同创新,充分彰显学校在推动国家和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要以国家、省新一轮平台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校国家、省部级创新平台的领域结构。要探索专职科研机构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目标和产出为导向的建设和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各学院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成立专兼结合的研究机构。要以融入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切入点,大力加强与军工、核工院所、企业的合作,力争实现国防专职科研机构的突破。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推进人文社科智库、基地和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党和政府决策、解决经济社会中重大战略问题的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重点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通过全面落实技术转移“一二三”行动计划,建成江苏大学国际技术转移分中心等,大力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要积极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加大专利导航实训体系开发力度,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综合平台,力争建成国家专利导航实训基地。
4.提升学科实力和研究生教育水平要有更大进展
要高度重视ESI对高校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评价作用,不断调整优化促进ESI潜势学科发展的相关政策,在确保目前5个显性学科排名稳步前移的基础上,力争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达到基线的65%以上,数学达到基线的55%以上。要紧密跟踪第四轮学科评估,确保农业工程进入前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进入前10%。扎实做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二期验收和三期申报工作,确保再创佳绩。要加快制定学校学位点自评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在认真开展校内自评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国家学位点专项评估、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合格评估工作。要切实把新一轮学位点增列作为优化学科布局的重要契机,确保临床检验诊断学、固体力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计算机应用技术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顺利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力争实现理学、经济学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突破。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稳步提高优质生源比例,优化生源结构,尤其要大力发展留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质量监控及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做好新增专业学位以及新一轮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深化博士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申请-考核”选拔机制,健全博士生培养“分流退出”机制。省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要出台政策,大力推进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鼓励博士生到国际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学习交流。要加大在发达国家招收海外博士后的力度。在进一步扩大博士后、尤其是海外博士后规模的同时,修订完善博士后管理办法,规范博士后出站考核要求,充分发挥博士后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5.提升队伍建设成效要有更大进展
要以全面落实第五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高端、青年、团队、国际化”队伍建设主题,解放思想、创新举措,通过思想上的大解放、工作上的大举措,推动队伍建设上的大突破,真正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局面。重点要推进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推进院士及国家教学名师工程,力争在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二是要精心实施好“金山学者”“教学名师培育”“青年英才培育”“协同创新团队培育”四大计划,着力构建形成层次分明、梯队合理的人才“金字塔”结构。三是继续做好国家、省以及学校各类人才项目的申报、遴选和培育,遴选2名左右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6名左右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40名左右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10名校级教学名师进行重点培育,继续选派100名教师到海外名校深造。四是进一步开辟海外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主要面向欧美、日本等世界前200强高校高层次人才,全年举办2场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论坛,进一步加大从全球选拔聘用一流师资的力度。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担负起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作为“双一流”建设任务之首。五是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动人才政策与国际接轨,要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出台专业技术岗位任期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新聘人员聘用制管理办法,努力创建近者悦、远者来、增量强、存量活的事业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6.提升立德树人水平要有更大进展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文化素养、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的能力和水平。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学院、菁英学院建设,通过高质量完成教育部“基础+特色”创新创业类教材编写、加快引入创新实验及实训项目等,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精英人才实践性、项目制、开放式培养新路径,确保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要深入推进大学生学业规划和学业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学业指导和学业扶助体系,不断提升学业规划和学业指导工作实效性。要大力推进优良班风、学风建设,确保研究生报考率超过48%、上线率超过23%,参加、通过出国类外语考试的学生分别突破600人和360人。要依托PU-省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及第二课堂学分认证机制,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素质新提升。要精心组织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以及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赛事,力争再获佳绩。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完善校院两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大力加强体育艺术工作。要进一步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力度,积极构建“智慧就业”新模式,确保研究生、本科生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要全面实施本科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指标体系,做实做细各类“奖、助、贷、补、减”工作,确保蝉联全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评价优秀学校。要通过统筹建设“学工互联”数字化工作平台,积极推动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服务水平。
7.提升国际合作层次要有更大进展
要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国际化进程。各学院、学科以及科研机构都要积极与世界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共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要进一步完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扎实做好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的各项工作。要大力推进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国家公派项目以及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和学位互授联授项目,积极鼓励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设立学生海外交流留学奖学金,支持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海外交流、游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实现具有海外经历人数950人(其中3个月以上350人,校际交流100人)。要进一步加大专业外教聘任力度,确保博士点以上学科都有1~2名高水平外国专家从事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全年聘请外籍语言教师30名左右。紧紧围绕国家外交战略布局,按照规范管理、提质增效的要求,筹备成立“‘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学院”,积极拓展中美、中欧人文交流奖学金以及中蒙、中坦、中埃和中印尼等专项奖学金项目,全力做强来华留学教育。要进一步优化留学生生源结构,提高欧洲国家来华留学生比例。学校将设立专项资金资助留学生教材出版。要精心组织参加第24届“三国三校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第5届中日韩工业创新设计国际合作教学项目”,切实把它打造成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的平台与窗口。
8.提升管理服务效益要有更大进展
根据“双一流”和研究型大学建设需要,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机构设置,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激发办学活力。要切实加强对新制(修)订制度的学习宣传,引导全校师生形成按制度办事的行动自觉,充分发挥制度体系在办学治校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不断完善学校内控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要加快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进度。要积极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改革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国有资产和校办企业的管理,进一步推进招投标管理规范化和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参与办学的平台与机制建设,筹备成立江苏大学港澳校友会,充分发挥广大校友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实验室中心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和开放共享度。要以海绵校园建设为契机,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着力提升校园景观和环境品味,努力建设绿色校园。要加快推进科技园大楼建设,高品质建成青年教师公寓,精心实施三江楼节能改造、单教一、学生四五食堂、北固校区综合楼、学生宿舍以及西山篮球场等维修改造工程。要以应用驱动为导向,完善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网站群及云计算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要全面做好学校、学院和学科中英文网站的更新工作。图书馆要加快推进文献资源中心、知识传播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承中心建设。档案馆要进一步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杂志社要加强学术传播力研究,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出版社销售码洋要以20%以上的增幅增长。要加快推进京江校区建设,在确保9万平方米新增建筑主体结构封顶的同时,要力争图书信息中心主体结构封顶。京江学院要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超前谋划新校区启用及转型发展的相关工作。继续教育学院要以融入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联盟为契机,进一步打造亮点,完善各类培训体系。附属医院要按照“聚力创新发展,聚焦百姓健康,建设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和高水平三甲医院”的要求,大力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不断提高专学科水平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机电总厂要积极探索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并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附属学校要追求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品质。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有序。
(三)部门机构设置和所属单位情况。
目前我校设置学院及科研机构53个,行政及党群部门28个,直属单位11个。
(四)部门收支预算编制的相关依据及测算分析情况。
学校按积极稳妥原则预计收入,编制了收入预算;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总要求和“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原则,对各单位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审核,结合学校2017年的主要任务和重点目标,编制了2017年支出预算。
二、2017年度部门预算表
具体公开表详见附件,各表说明如下。
(一)江苏大学(本部)收支预算总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总体收支预算情况。根据《省教育厅关于2017年部门预算的批复》(苏教财〔2017〕3号)填列。
1.收入预算
(1)财政拨款:指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财政拨款数。
(2)一般公共预算:包括公共财政拨款(补助)资金、专项收入。
(3)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包括专户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是教育收费、彩票发行和销售机构业务费等)、其他非税收入。
(4)其他资金: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债务资金、其他收入。
2.支出预算
(1)功能分类: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功能分类“类”级科目填列。
(2)经济分类(支出用途):按照支出用途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预留机动填列。
①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定额)。其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②项目支出:包括编入部门预算的单位发展项目、省直发展项目、市县发展项目支出安排数。
③单位预留机动经费:指预算单位年初预留用于年度执行中增人、增资等不可预见支出的经费。
(二)江苏大学(本部)收入预算总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总体收入预算情况。
(三)江苏大学(本部)支出预算总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总体支出预算情况。
(四)江苏大学(本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财政拨款总体收支预算情况。
(五)江苏大学(本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六)江苏大学(本部)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七)江苏大学(本部)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八)江苏大学(本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九)江苏大学(本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十)江苏大学(本部)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预算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机关运行经费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在财政部有明确规定前,“机关运行经费”暂指基本支出中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经费。
(十一)江苏大学(本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预算表说明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情况。“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是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会议费指单位按规定召开会议直接发生的住宿费、伙食费、会场费用、交通费、办公用品费、材料印刷费、医药费等支出;培训费是指单位按规定开展培训直接发生的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讲课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其他费用等支出。
(十二)江苏大学(本部)政府采购预算表
本表反映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预算资金安排情况。采购组织形式为: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采购品名称根据《政府采购品分类目录》(财库〔2013〕189号)规定品名称填写。
三、2017年度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本年预算收入151409.06万元,支出安排151409.06亿元,预算收支平衡。收入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财政拨款71934.06 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32475万元;其他资金47000万元。支出中:基本支出129559.06万元;项目支出21850万元。财政拨款支出按照功能分为:高等教育70141.95万元;提租补贴1792.11万元。
江苏大学
2017.3.15
附件:
2017年江苏大学(本部)预算公开表.rar